“十年访谈”系列(四)-凯发登录网址

人力资源动态
“十年访谈”系列(四)
来源: 中国化工集团 时间: 2014-05-27

十年砥砺前行   重铸晨光优势

——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李嘉访谈

本报特约记者  王俞德

五月川南,莺飞草长,绿肥红瘦,窗含碧翠。在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成立10年之际,本报记者于5月4日采访了从生产现场检查工作刚回到办公室的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李嘉。

王俞德:今年5月9日是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成立十周年纪念日,对于这样一个特殊而又重大的日子,作为中昊晨光公司的领头人,您有何感想?

李 嘉:十载耕耘,感慨万千。首先,我以作为中国化工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任建新总经理的带领下,经过十几万中国化工人的辛勤耕耘,中国化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跻身世界500强之列,引领民族化工的发展,参与世界化工的竞争,让人类生活更精彩。中昊晨光作为集团大家庭的一员,在中国化工和中国昊华的领导与支持下,十来年,产业化步伐稳健有力,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研发优势日益强化,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公司工业产值和销售收入实现由“十一五”末的“双10亿”跃升为“十二五”开局的“双20亿”、利润完成由6000多万元跃升为5亿多元的历史性跨越,在近年来全国有机氟行业遭遇市场寒冬的不利局面下,仍然保持了稳健发展的良好势头。

十年来,无论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中国化工和中国昊华的关心支持与培养锻炼。此时此刻,回首十年的艰辛奋斗,作为沧桑巨变的亲历者,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王俞德:当年中昊晨光加入中国昊华时处于怎样的状况?

李嘉:中昊晨光公司在1999年加入中国昊华,并于2005年随中国昊华加入中国化工集团。作为亲历者,当时的状况虽然令人感到沉重,却历历在目,清晰如昨。

中昊晨光公司是于1965年由全国各地24家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响应党和国家“建设大三线“的号召内迁组建而成,是我国氟、硅高分子合成新材料研究、开发、生产的重要基地。组建以来到上世纪80年代,晨光人创造了自己的第一个辉煌时期:每当卫星上天,火箭升空等国防高科技领域获重大成果,晨光院都会受到中央军委、国务院和相关部委的通令嘉奖。进入90年代,随着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晨光院步履艰难,处于人心浮动、资金枯竭,濒临破产的边缘。当时我作为一线科研人员,基本工资都被一再拖欠;公司办公楼因缴不起电费而被供电公司断电……此情此景令人刻骨铭心。当时,《中国化工报》曾以《雾锁晨光》为题分两期连载报道了此时的状况。

当然,包括我自己在内,晨光人对此进行着深刻的反思。晨光为何走到这样的境地?又应如何走出困境并赢得持续发展的空间?不仅晨光人自己在争论、而且当时的化工部领导也在探讨晨光究竟还是否有救的问题。诚然,客观上晨光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组建以来“出技术、出人才、出成果”的定位,老而旧的设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僵化管理机制是造成困境的原因,但主观上几十年根深蒂固的计划经济观念不可忽视;我们几十年积累的研发优势还在,我们手里有众多的科技成果养在深闺,更重要的是晨光人团结、奉献、攻坚、创新的精神尚存。这是我们的共识,这也是晨光有救的根基。在极度困难中,晨光进入了昊华,在上级公司的关心支持下,沿着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转变机制、走科技成果产业之路的思路,一路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如今,我们已经完成了科研院所向科技型企业的转型,走上了“建设现代化工企业”的“第三次创业”征程,企业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时至今日,时常回首来路,以昔鉴今仍有必要。

王俞德:人们常说思路决定出路,从今天看来晨光人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那么,在进入中国化工以来,晨光发生的可喜变化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建成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成为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中昊晨光于2011年建成并获授“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并得到日益完善。目前,公司已形成开发、中试、工程放大、工程设计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建立了面向市场的快速研发机制,并与中科院上海有机所、中国物理工程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四川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组建了“四川有机氟材料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吸引国内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及知名学者、教授、博士、行业专家参与到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建立健全了科技工作管理制度、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及配套的人事制度、培训制度、保密制度、科技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二是科技创新优势不断增强,成为中国氟材料技术创新的先行者和产业化的推动者。依托公司的技术创新平台、创新科研开发管理机制和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公司十年来科研成果相继涌现,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推动了中国有机氟产业的发展。近年来科技成果荣获省、部、市级科技进步奖9项,获专利授权20项。在有机氟领域取得重大技术成果12项、专利42项,在多个重点领域和多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有力提升了我国有机氟行业技术水平。目前,企业拥有国内注册商标17件,国际注册商标10件。特别是“有机氟单体及高性能含氟聚合物产业化新技术开发”、“年产4000吨特种高品质氟橡胶项目”、“年产5000吨特种高品质聚四氟乙烯项目”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一批军工项目成果,为推动我国有机氟产业发展和国防高科技做出了贡献。

三是成功走出一条科技成果产业化之路,成为科研院所转制成功的范例。我们先后成功实施了氟橡胶、四氟乙烯、六氟丙烯、聚四氟乙烯浓缩分散液、高品质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及配套工程等多项产业化项目,同时特种氟橡胶、超高分子量分散树脂等36个新产品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对推动有机氟行业材料技术进步、打破国外高端产品技术垄断、实现产业升级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2010年以来,这些项目累计实现销售收入约50亿元,出口创汇1.5亿美元,利税13.48亿元,税金3.89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目前晨光院氟橡胶、聚四氟乙烯树脂乳液总产能位居国内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产能位居国内第二,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2%。

四是管理水平持续提升。近年来我们按照中国化工集团和昊华公司的统一部署,引进全球最佳实践,持续改进,大力推进管理变革与创新,夯实基础管理,着力打造世界级制造体系。开展组织变革,引进管理公司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全面开展世界级制造,基础管理不断夯实;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大力推进现代营销体系建设、创新营销模式,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完善面向市场的快速研发体系建设,研、产、销与市场无缝对接;供应链变革,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在近年来的管理变革与创新实践中,公司管理创新成果收获颇丰。《科研型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发管理》获第十七届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和四川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化工科技创新型企业的信息化营销管理》获四川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基于供应链变革的降本增效管理》荣获第七届全国化工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和四川省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

十年来,公司先后被认定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中国化工500强企业”、“中国自主创新能力行业十强”、“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单位”、“中国化工行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晨光chenguang及图”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王俞德:让员工与企业共享发展成果是任建新总经理一贯倡导的治企理念。随着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职工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

李嘉:我们一直认真贯彻落实任总和集团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兴企”的治企方针,时刻把职工的利益放在心上。近年来,随着企业的发展,我们在职工工资收入、福利和劳动保护、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作了调整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

与2009年相比,2013年公司人均工资收入增幅达74.4%;2011年起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由5%提高到10%,公司三年来已累积增加支出四千万元;从2013年起实施企业年金制度,公司年增加支出576万元;“安居工程”和“科技公寓”的修建,极大地改善了广大职工和科技人员的居住条件。此外,公司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王俞德:作为中昊晨光的党政负责人,您对企业下一步发展有什么样的愿景?对中国化工集团有何祝愿?

李嘉:中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期,虽然目前整个化工行业都面临着困难,晨光也处于产业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但我深信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和微观条件都会日益改善,有上级公司的指导和支持,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下一步,晨光将按照“新材料、新科技、新未来”的战略定位,进一步集中优势资源,做强做优主业,坚持科技创新,加快成果产业化,延伸产业链,强化管理着力提升劳动生产率,打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本质安全型的国际一流化工企业和最具活力的科技公司,建设“美丽晨光”,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应有的力量。

在中国化工集团十周年之际,我代表晨光干部职工,祝中国化工生日快乐,愿中国化工聚集人才优势,凸现科技实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早日形成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加基础化工的“3 1”主业格局,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化工“航母”。

奋斗的青春   成长的十年

—— 信息中心入司十年员工访谈实录

本报通讯员  程冰 

信息中心在过去的十年间不断改革创新,取得跨越式发展,年年收入利润双增长,我们借机会采访到见证信息中心十年巨大变化的三位员工,他们来自不同的岗位,从事不同的工作,然而他们拥有相似的奋斗经历,怀揣着共同的理想目标,以下是对这几位员工的十年回眸访谈。

采访者:十年前毕业时你们就业情况如何,为什么选择来信息中心工作?

顾方:当时找了几份工作都是销售类的职位,但是自己更喜欢信息服务这一块,因此就选择来到了信息中心,一待就是十年。当年信息中心新入司的员工工资很低,一个月只有800元,我亲历了信息中心最近十年的跨越式发展,收入已经翻了好几翻。

刘宇:刚刚毕业来信息中心的时候,对信息中心的业务并不是很了解。那时,我只知道信息中心有个国家级的图书馆分馆,同时还出版很多种化工类的专业期刊,这足以让我对能进入信息中心充满了渴望。当时我觉得期刊编辑是一份很神圣的职业,因此毫不犹豫的选择加入了《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编辑部,而放弃了继续从事科研工作的选择。

许丹:作为一个北京化工大学信息学院的毕业生,信息中心早就是一个化大学子心中求职的理想归宿,化大的许多学长已经成为信息中心的中坚力量,我本人喜欢文字工作,做事也比较踏实,就应聘了中国化工信息网的编辑,现在回头看,当初的选择是对的,从事一个学有所用、术业专攻的职业,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采访者:工作这十年,你们觉得自己有哪些变化?

顾方:应该说我个人的成长从迈出校门到现在,所有的成长经历都和信息中心紧密相连,从当年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到现在负责检索咨询部的整体业务,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信息中心这个广阔的平台,应该说我非常感激信息中心,也觉得当初能选择这份工作非常幸运。

刘宇:在这近十年的时间里,除了年龄的增长,我的工作内容也发生了几次改变,同时也见证了中心的巨大变化和发展,当然,工作内容的变化丝毫没有影响我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工作初期,作为一名责任编辑,我时刻铭记对作者和读者的责任,认真编辑好每一期期刊;之后,为了适应信息中心对全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又承担起专业研讨会的组织策划工作,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借助期刊和专业会议的平台,我也陆续参与并完成了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咨询报告;2011年,我又开始来到全新的工作岗位,成为化学品注册专员。所有这些工作都离不开我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态度,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练,也使得自己的专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许丹:工作十年,从最简单最需要耐心的文档校对开始,到中国化工信息网网站所有内容的筹备建设,再到集团舆情等新业务,接触的知识面和行业领域越来越大,不断出现的新挑战,也不断激发出我的无穷动力。这十年做过细致的校对和测试,也做过宏观的设计和策划,心态上变得更加沉稳。

采访者:工作这十年中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顾方:从干好领导和同事交办的事情,到协助和配合别人完成项目,再到管理团队实现目标,从给自己挣一份工资花,到贴补父母家里的开支,再到现在支撑自己的小家,抚养孩子,每一次提升带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让我认识到我对家庭、对客户、对团队、对单位的责任。

刘宇:经过十年的磨练,我感觉自己的工作技能和专业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当然,更重要的是我在做好工作的同时,更加懂得了如何做人。

许丹:时间的积淀能决定一个人认识的深度,十年如一日,这些年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精益求精地做好每一件简单的事。

采访者:这十年中你印象最深刻的经历是什么?

顾方:最难忘的事情就是在信息中心这个平台上,你能去做一些你想去实现的事情,为客户解决问题,也能得到同事的认可,这种追求并实现目标的成就感让人难忘。

我记得我刚开始开发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这个产品的时候,完全没有人教我该怎么做,我和同事按着客户的要求,找哪些是我们能实现的,竞争对手做成什么样子,我们该怎么超过他们,天天熬夜,最后终于定出一套可行的产品方案,并付诸实施,当产品得到客户的认可,同事的认可,成为网络事业部核心产品的时候,我觉得整个付出都是非常值得的。

刘宇: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刚刚参加工作的第一次出差,那是代表编辑部去南京参加信息中心组织的一次大型会议,由于刚毕业不久,主编特地委托一同出差的同事照顾我的食宿和出行安全,这一次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同事间的关心,也感受到了信息中心大家庭的温暖。

许丹:十年前我刚工作就参加了集团成立的文艺汇演,每一次排练以及最后的成功演出至今记忆犹新。十年后我又参加了2014年集团春节团拜会演出,信息中心的荧光水鼓节目大放异彩,此时我已经是鼓手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克服困难、努力练习,不为别的,只为了纪念这匆匆而过的十年,感受人生的舞台。

采访者:你们在工作中通常会面临到哪些压力?

顾方:最大的压力是来自销售指标的压力和产品竞争的压力。面对这些压力,与其在这里空想发愁,不如赶快行动起来,在跟客户沟通的过程中,总能发现机会去实现它。在我带领团队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人心所向,如果大家都愿意一起完成指标,团队合力将超出你的想象,最后完成你之前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刘宇:化学品注册的主要服务对象都是国外的企业和客户,他们有些案子在时间上要求的非常苛刻,而且数量有时也会比较多,每当收到客户催促的邮件时,我就会感觉压力很大。所以,我和同事们几乎每天都在加班,经常要很晚甚至凌晨我们还要回复客户的邮件,没有了客户的催促和抱怨,我们的压力也缓解许多。

许丹:编辑的工作琐碎繁杂,事情要耐下心来一件一件地做,数据源的准确才是后序销售成功的铺垫。作为后台部门不能直接创造价值,但是内容和质量与销售息息相关,常常有客户抱怨内容不准确,不全面,或者有客户提出专门数据需求,内容的处理或bug的解决还经常需要和技术沟通……编辑不是万能的,但我们会尽己所能处理好内容、技术、客户、销售方面遇到的问题,努力做一个最专业的编辑。

采访者:你所在团队的工作氛围感觉如何?

顾方:工作氛围非常好,我们部门的每个人都能为部门着想,如果有挑战出现,团队的每个人都乐于接受挑战,同事间配合着共同战胜困难。

刘宇:由于化学品注册涉及到环节和内容比较多,一个人不可能从头到尾完成全部工作。因此,我们部门的同事就要分工协作,每人都要担当一部分工作。虽然,看起来每块业务相互独立,但实际上又互相依存,每个人之间都有着解不开的联系。尽管如此,大家相互之间都能积极配合,从不互相推诿,因为我们共同的目标就是最大程度的保证每一个项目又快又好的完成,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许丹:部门领导热情随和,体谅员工,关心青年成长,同事间团结互助,有较好的凝聚力,我喜欢这里的氛围。

采访者:你们对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或工作方向有什么想法?对未来的个人愿景是什么?

顾方:信息中心市场化已多年,但是和竞争对手比起来,我们还需和客户加强沟通,必须不断深入挖掘客户的需求,才能提供高端定制化的服务,信息中心的服务才能实现最大增值,因此我们整个团队都是围绕客户的想法,去尽我们所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来帮助客户实现只有他想不到没有我们做不到的服务。

希望能让我的团队不断提升,在市场上得到最广泛的认可,希望能建立一套合理的管理规范,让团队的效率最大化,使团队每个人的努力都得到最大的回报。

刘宇:十年来,中心的改革不断,业务板块一直在进行优化调整,无论怎样,我都会做好我的工作,服务好客户,为信息中心的发展继续添砖加瓦。相信信息中心会给我们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空间,也相信我们会以自己是中心员工而自豪。

许丹:希望做一个专业的编辑,无论是数据内容、技术处理或是与客户沟通都精益求精的编辑。在行业领域内做专做精,不断接触新的知识,开阔眼界,争取多参加新的业务,多了解新的技术,多锻炼沟通能力,多加强团队合作能力。

还记得刚到中心时领导鼓舞大家,努力成“家”成“才”,如今早已“成家”了,希望早日能成为行业专业人才,为梦想努力吧!

橡胶人说十年

—— 橡胶公司部门主任访谈录

本报特约记者  雷芳  

十年征程,十年收获,化工十年是一部充满机遇与挑战、拼搏与奉献的创业史。十年传承跨越,十年并肩携手,中国化工人以“事在人为”精神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提前进入世界500强。谈起在化工的十年,化工橡胶人豪情满怀,畅所欲言。

橡胶公司监事部主任龚剑英:回想十年前,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成立时,只有蓝星、昊华等专业公司,资产规模和销售收入不足200亿元。如今的中国化工集团公司,资产规模和销售收入已经超过2600亿元,专业公司已经发展到六个,另外还有信息中心、财务公司、资产公司、科学院等直管单位。十年来,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创造了惊人的发展速度,创造了中国奇迹,创造了世界奇迹,我也很幸运地见证了这一奇迹。

橡胶公司工会主席、办公室主任曹新功:十年来中国化工不断发展壮大,担当国企解困的重任、发展老化工新材料工业格局、跻身世界化工强国,我自豪我是中国化工人的一员,祝福中国化工生日快乐!

橡胶公司人事部副主任王鹏:中国化工的十年,是团结奋进、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快速发展的十年,是管理走上信息化的十年。十年中,中国化工进入了世界500强,资产规模和销售收入不断创新,建立了中国化工博物馆,极好地展示了中国化学工业发展历程和重要成果,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积极承担着社会责任。在中国化工这个大家庭中,随着中国化工的成长,我也在不断成熟,我为中国化工的发展而自豪。

橡胶公司经营办副主任石悦民:我进入中国化工已经九年了,看到集团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十岁是一个成长的年龄,我庆幸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中国化工人,分享集团公司成长的喜悦,感谢集团公司给我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将更加尽心尽力地为集团公司的发展献出微薄之力,我将与集团公司共同成长。我们共同期待中国化工的下一个十年。祝中国化工生日快乐!

财务部主任徐涛:中国化工的十年,是我们财务人成长收获的十年,是享受发展成果的十年。十年间,集团公司从会计行为规范、会计职业道德和修养、会计环境、会计业务学习和培训等等各个方面不断发展、提高和完善,每一项工作都是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地落实。我们既是亲历者和参与者,更是受益者和获得者。从并购重组到资本优化、从传统滞后的信息采集到实时动态的财务平台……每一次变革都是一次挑战一次创新。我们见证了中国化工过去的十年,相信化工财务人会一如既往地以实干、奋斗、拼搏的职业精神为实现“化工梦”蓄满向上的正能量前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年不短,上下求索跬步才起;十年不长,稳定和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过去的十年只是一个逗号,生逢这个数百年来最好的时代,化工橡胶人将永铭十年前创办时的初衷,秉承我们的凯发登录网址的文化和宗旨,克尽职守,为化工明天的宏伟蓝图增一份色,添一份彩。

荣誉承载过去,开拓旨在未来。祝福集团公司:繁花似锦,蒸蒸日上!

员工招聘
中国化工装备有限公司招聘公告
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建岗位招聘公告
中国化工财务有限公司2018年招聘公告
中国化工油气股份有限公司总审计师岗招聘公告
中国化工油气股份有限公司预算管理岗招聘公告
联系凯发登录网址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纪检监察 | 凯发登录网址的友情链接 | rss订阅 | 常见问题
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凯发登录网址的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京icp1304607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065
中恒电国际信息技术与中国日报社联合设计制作
技术维护:中国化工数据中心 email:56622999@cncic.chemchina.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0/04/13 10:23:3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