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的崛起-凯发登录网址

媒体聚焦
“大化”的崛起
来源: 时间: 2011-06-28

  它是全国“大化肥”产业的奠基之作,是全省现代工业树起的一个标杆,更是全市石油化工产业的源头活水——      

  如今在全市经济中占据第一主力位置的石油化工产业,追溯源头,就不能不提及沧州化肥厂(现沧州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上世纪70年代全国引进的13套大型化肥装置之一,率先建成投产的沧州化肥厂,在全国、在全石油化工行业,都具有标杆意义。

  而对于沧州,“大化”的崛起成为全市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振兴的一个缩影。

  两年零八个月,沧州化肥厂的建设赢得四个全国第一,全市石化产业大幕开启。

  时光倒退37年,沧州市北郊一片荒芜,碱洼相连,坑塘散布,杂草丛生,被人们称做“北大荒”。

  这片对于农业生产基本失去意义的土地,1973年为沧州迎来重大机遇。当年4月27日,燃料化学工业部规划设计院派员专程来沧,进行建设引进大型化肥装置的项目调查。

  新中国建设初期,农业生产严重滞后,化肥主要依赖进口,价高量少,分配到各村生产队,撒到地里更是杯水车薪,起不了多大作用。立足根本改变这一现状,国家决定彻底摆脱国际化肥市场制约,直接进口设备,发展壮大自己的“大化肥”产业。上世纪70年代,经毛主席圈阅、周总理批准,从荷兰、美国引进13套大型化肥装置。沧州极力争取,将其中一套装置成功留在了“北大荒”。

  一向沉寂的“北大荒”霎时热闹起来,沧州要建“大化”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城乡,人们为之欢欣鼓舞。由沧州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阎国钧任党的领导小组组长、指挥部主任的沧州化肥厂建设指挥部迅速成立,进驻建设工地。1973年11月18日,“北大荒”人潮涌动、热火朝天,数千辆马车、推车往来于建设现场,在机械紧缺的年代,靠人拉肩扛开始了土地平整。1974年3月15日,建厂现场打下第一根桩,土建工程正式展开,这一天也被定为沧州化肥厂建厂纪念日。

  曾与阎国钧并肩作战的老干部吴铎回忆,建厂工地进行“三通一平”时,沧州刚刚下过大雪,天寒地冻,但施工队伍中却有许多人光起了膀子,汗流浃背,那份共建“大化”、祈盼发展的热情令人感动。

  建厂初期,难题接踵而至,奇迹不断伴生。购买一套施工方案,外国专家要价50万美元,阎国钧果断拍板:咱自己设计!在他的激励下,设计人员多方寻求资料,连续作战,集众人智慧拿出了施工图;大件运输非常棘手,装置中共有37台超高、超大、超重的大件,其中氨合成塔净重338.5吨,经多方努力,海上运输解决了,但唯独找不到能运载氨合成塔的大板车,指挥部决定:咱自己造一辆载重400吨的大板车!1974年4月22日,在世人惊诧的目光中,沧州仅用99天就制造出全国第一台载重400吨的平板车,就是这个用坦克机车作牵引、装有200多条轮胎的大家伙,随后又在国内其他化肥厂的建设工地一展身手……

  1977年4月4日,当雪白的尿素像春雨般在氨合成塔内哗哗落下,阎国钧同全体建设者一起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当时,在全国评比中,沧州大化工程以工期最短、投资最省、质量最优、施工最安全,赢得四个第一!

  当时驻厂进行技术指导的外国专家都不禁感叹:在我们国家没有这样的建设速度。他们之前已充分领略了沧州大化精神。在一次设备安装中,由于发生了事故,几十台仪表、几十条管道和其他一些设备被烧坏了。外国专家有些灰心,他们说:要等你们把这些设备修好,起码也要两个半月,我们不如先回国休假算了。但事情却完全出乎他们意料之外,大化建设者通力协作,仅用56个小时就修好了全部设备,准备回国的外家专家根本没来得及动身。

  沧州化肥厂率先投产,给农业生产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沧州地区为例,投产当年供应化肥两万多吨,施放在秋种麦田里,当季小麦总产从1976年的2.5亿多公斤提高到4亿公斤,增产了1亿多公斤。1978年春种小麦,又及时播撒化肥,结果,总产量又从4亿公斤提高到7.5亿公斤。由此可以看出,建设这样一个大型的现代化的化肥厂,对于促进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业生产起了多么重大的推动作用!

  而具体到我市,沧州化肥厂顺利建成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它还同时开启了全地区现代工业的发展新路。从那一刻起,全市石油化工产业得以历史性地站在一个全新起点,开始加速起跑。

  实施技术革新,“洋技术”逐步国有化,“土专家”引领大变革

  从国外引进的大型化肥装置,在中国成功生产出了合格的化肥产品,但最终拥有并发展自己的大化肥产业,必须尽快将“洋技术”实现国有化。

  从建厂初期,沧州化肥厂就分批派出技术人员赴荷兰、美国等相关国家学习关键技术。1979年,企业专门成立了科研所,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建厂前三年就完成了70多项主要科研和技术革新项目。合成氨系统对循环水质量要求非常严格,但沧州水质条件较差,致使开车不到半年就有两台冷却器被腐蚀穿孔,不仅影响正常生产,还随时都有起火爆炸的危险。沧州化肥厂紧急动员,成立了防腐涂料攻关组和水质攻关组,经过两个多月昼夜奋战,终于成功制造出新型防腐材料,掌握了滚淋法涂布技术,一举攻克了国内为换热器进行涂料施工的新课题。水质攻关组同时研制出一种适合沧州水质条件的新配方,使水质趋于稳定,大大降低了对设备的腐蚀率,不仅为化肥厂长周期安全生产筑牢了基础,而且为解决石油化工设备的防腐难题找到了新途径。

  此外,各项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1980年,实现脱盐废碱回收二次再利用,年节约用碱2300吨,降低生产成本49万元;1981年,取消澄清池石灰软化复床前增加前置氢床,提高了出水批量,节约了石灰,改善了生产环境;1982年,尿素高压系统由二氧化碳升温钝化改为蒸汽升温钝化,尿素可提前12至20小时开车并减轻了噪声……

  1988年至1989年,沧州化肥厂进入快速发展期。在不改变原有生产线基础上,企业充分消化吸收原有进口设备生产技术,并实施本土化革新,先后对尿素和合成氨装置进行了两次大的技术改造,产能大幅提高。在此基础上,投资近1300万元,在全国流程行业首次建成cims工程。这项工程综合应用自动化、计算机等现代技术,建立起高效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了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及预见性,正式开启了沧州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时代。通过这一系统,小小鼠标一点,企业的生产、储存、销售情况就出现在电脑屏幕上,生产现场不再需要大量戴着口罩、流汗作业的操作工人,几名技术和巡检人员就可以把握整条生产线的运作。对于生产装置精细控制,同时使生产负荷在47%至105%大幅波动情况下,仍能实现有效生产,一举打破了国际上生产负荷低于80%必须停车的传统惯例。

  2001年,cims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当年沧州化肥厂合成氨、尿素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尿素一级品率达100%。

  粗略统计,从沧州化肥厂投产到变身为沧州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30多年间,共实现技术革新项目近3000项,“铁狮”牌尿素连年被评为全国同类产品第一名和化工部优质产品。全市化工生产“洋技术”全面实现国有化,进而在一些全新领域,书写出一个又一个令世界惊叹的奇迹。

  优化产业结构,“大化肥”迈向“大化工”,石化产业乘势崛起

  1996年,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在沧州化肥厂基础上,创立河北沧州大化集团公司,下属10个子分公司,被列入河北省大型支柱性企业集团。当年1月18日,沧州大化年产2万吨tdi项目在沧州市东郊奠基。

  tdi即甲苯二异氰酸酯,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软质聚氨酯泡沫及聚氨酯弹性体、涂料、胶黏剂等,生产技术及产品长期被国外垄断。

  为打破产品单一格局,更为开创国内tdi产业憋着一口气,沧州大化独家擎起tdi创建大旗。

  公司聚合人才精英,专门成立了机械动力部,承担起对tdi国外进口设备的安装、技改和维修任务。面对傲慢的外国专家,一帮人埋头钻研,合力攻坚,建设现场捷报频传:1997年9月2日,110千伏双回路供电系统正式供电;11月16日,低压合格蒸汽送至热水站,标志着水汽车间顺利完成开车任务;1998年5月29日,生产出合格的水煤气,成为全国三大tdi厂唯一开车成功单位;8月13日、15日,tdi公司分别产出含量为98.63%的合格一氧化碳和含量为99.96%的合格氢气,标志着国内工艺流程全部打通;1999年9月17日,tdi化工试车正式展开,9月26日,生产出纯度为99.5%的优级品tdi,比国外同类装置化工试车少用了80天。

  1999年12月18日,凝聚国人目光的沧州大化tdi生产车间内一片欢腾。当日零时,tdi项目流程全线打通,第一桶国内自产tdi产品顺利下线,为澳门回归献上了厚礼。

  为了这一天,tdi人在原有装置基础上进行了六大类400多项技术改造;为了这一天,多少大化职工披星戴月默默奉献。而这一天的到来,不仅为全国tdi及其后续产业发展翻开新页,而且为沧州大化实现二次创业积聚了强大后势。
  
  2001年12月26日,大化公司年产tdi产品达到2万吨,顺利实现达标达产;2005年4月20日,tdi生产“2改3”改造工程拉开帷幕,2006年,年产3万吨tdi装置达到产能。两次达标达产,使中国聚氨酯行业坚定了驾驭甲苯二异氰酸酯装置的自信心,赢得了世界同业的瞩目与喝彩。原国家石油化工总局局长李勇武考察tdi时,把大化tdi公司称作中国聚氨酯行业的一面旗帜。

  技改期间,长期垄断中国市场的国外tdi企业开始恶意倾销,以打压中国新兴的tdi产业发展。面临生死考验,沧州大化集团不等不靠,独家代表国内产业举起反倾销大旗,并于2003年和2004年,先后获得商务部反倾销肯定性最终裁决和期中复审肯定性裁决,取得重大胜利。反倾销成功,不仅为国内tdi产业发展赢得了重要保护期和更大生存空间,而且使tdi人谋求更高跨越的脚步愈加坚定自信。2009年8月31日,沧州大化新建5万吨tdi项目建成投产;2010年3月18日,沧州大化年产10万吨tdi项目开工建设;2010年10月9日,大化聚海公司新建6万吨dnt项目建成投产……沧州大化一年一个脚印,一步一个跨越。

  经过30余年沧桑巨变,如今的沧州大化集团已经发展为一个以化肥、tdi为主导产品,拥有年产35万吨合成氨、55万吨尿素、30万吨大颗粒尿素、8万吨tdi、4万吨烧碱、3.5万吨液氯、3万吨浓硝酸、5万吨硝铵、3.5万吨双氧水生产能力的大型综合性化工企业集团,在拉动地区相关企业发展,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带动全市石油化工产业蓬勃兴起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现年84岁的沧州大化“元老”陈清老人慨叹,透过沧州大化的发展衍变,以石油化工产业为发展支柱的沧州美好未来已近在眼前。面临全新机遇,拥有诸多独特发展优势的沧州,必将在渤海岸边蔚成新一轮发展潮涌。

相关信息
e-mail:
联系凯发登录网址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纪检监察 | 凯发登录网址的友情链接 | rss订阅 | 常见问题
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凯发登录网址的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京icp1304607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065
中恒电国际信息技术与中国日报社联合设计制作
技术维护:中国化工数据中心 email:56622999@cncic.chemchina.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0/04/13 09:55:1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