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从大时代角度看混合所有制-凯发登录网址

来源: 中国化工集团
时间:2014-09-01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我国经济改革为何强调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里有着基本的经济理论问题。


  混合经济从何而来


  混合经济概念最初是汉森在1941年发表的《财政政策和经济周期》一文中给出的。而西方很流行的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中也有专门的篇章来介绍混合经济。美国经济学史家钱德勒认为从19世纪末期以后,多数西方国家的经济就开始逐渐变为“公私混合经济”。


  钱德勒在《看得见的手》中,列举八个论点论述管理协调“有形的手”取代市场机制“无形的手”。其首条是:“当管理上的协调比市场机制的协调能带来更大的生产力、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利润时,现代多单位的工商企业就会取代传统的小公司。”在钱德勒看来,管理协调这只“看得见的手”,相比市场协调这只“看不见的手”而言,能够带来巨大的生产力和丰厚的利润,能够提高资本的竞争力,由此管理的变革会引发生产和消费的显著提高。


  当然,此时还有一个重大的时代背景,马克思主义传播后出现了一个新的制度形态:公有制经济。马克思研究了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问题,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同资本主体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在凯恩斯那里就变成了边际资本收益率递减、消费倾向递减、灵活偏好这些问题,就将导致有效供给不足。有效供给不足就影响了就业,造成了危机。怎么办?凯恩斯的药方就是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就是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去熨平经济周期波动,去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政府干预经济,势必要有社会资源,西方国家于是产生了各种形式的国有企业和国家资本。社会主义国家,基于马克思社会化大生产与公有制相适应的理论,建立起庞大的以国有资本为特点的公有经济体系。在二十世纪末,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经济体系的竞争中,各自看到对方经济形态的优势和问题,互相汲取了对方的可取之处,西方国家出现经济计划引导,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市场经济体制取向的改革,这就出现了混合所有制,出现了混合经济形态。混合经济形态是多种经济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市场结构和多种资源配置方式的混合经济形态。


  混合经济是既有私人资本也有国家资本,既有市场自发调节又有政府积极干预的经济。混合经济形态仍然是市场经济,经济生活中“看不见的手”起基础性或是决定性作用;同时由于马克思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影响,政府可以也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和干预经济生活,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发挥着“看得见的手”调控作用。所以说混合经济是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并用的经济形态。


  混合经济具有时代趋同性


  在中国,公有制的体制在一定时期对资源的配置是有积极作用的。但到70年代的时候经济发展出现了停滞,这就需要寻找新的突破方向。后来通过改革试点与实践,发现鼓励个体户、鼓励私营经济企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是非常大的。现在由于多种因素的原因,考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家再度开始讨论起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讨论混合所有制在刺激和配置资源、促进经济更好增长的作用。故而十八届三中全会非常强调要让市场起决定性的作用,即让“看不见的手”起决定作用。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90%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完成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公司制企业户数的比例接近57%,中央企业资产总额的56%、净资产的70%、营业收入的62%已在上市公司。从这个角度看,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处于主要地位。2013年国资委公布了《关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中积极引入民间投资的指导意见》,2014年石油、电信、电力、资源开发、金融、铁路等领域都在不断推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新举措。


  但是,我国混合所有制发展还没有达到自然、自主的状态。所以中央强调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股票市场正是深化所有制实现形式改革的最重要的平台。一方面,股市为混合所有制打开了空间,建立了平台;另一方面,目前,股市上所有制的僵化禁锢还没有完全去除,国有股的流动性仍然很弱。


  混合所有制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是长期化的制度安排。国有资本的主导作用、控制力,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在具体企业的比例分配,应按照国资特定目的和市场规律并重的原则来决定。发展混合所有制,政府主要应从资本市场入手。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经济学家祁斌曾翻译过《伟大的博弈》一书,在书中他说到美国经济为什么好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以硅谷为代表的技术创新,一是以华尔街为代表的资本市场。这两架引擎使美国非常好地配置资本和创新发展。这其中就有中国发展可以借鉴的地方。


  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并用的一个经济形态,这个经济形态西方国家也在走,中国也在走,实际上这是时代趋势。因为从大的时空形态来讲,当代各国某些差异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我们应该看到这样一个经济趋同性。


  (本文章摘自9月1日《经济参考报》,作者单位: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商务垂询
传真:0813-7806042
 
联系凯发登录网址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纪检监察 | 投诉与问卷 | 凯发登录网址的友情链接 | rss订阅 | 常见问题
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凯发登录网址的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011
网站地图